作者rrobin (robin)
看板Lifeismoney
標題Re: [問題]全聯的東西,現在價格沒有比較便宜了
時間Sun Jan 19 00:49:08 2014
※ 引述《guana (日光燈)》之銘言: : 用這個標題來回應一下 : 因為喜歡吃七七乳加以及新貴派 : 所以今天跑去宏亞(工廠在桃園八德)的員工福利社 : 或許因為年節將近,最近都沒有販售裸裝(5斤) : 想說既然都來了,帶個幾盒一般的包裝 : 結果發現 : 新貴派132g小包裝,全聯賣38,宏亞竟然要40 @@! : 蜜蘭諾/有餡128g小包裝,全聯兩包72,宏亞80 : 巧菲斯(大)一包,全聯不清楚,網路90,宏亞120 : 真是一整個無言 : --------- : 果然員工福利社,是福利員工而非顧客阿 我剛好在食品製造業工作 所以可以大概回答你的問題 基本上 製造商自營門市賣的價錢 比大通路商貴的情況 真的很常見 因為食品產業中 製造商的毛利非常低 利潤被通路吃掉一大半 整個食品產業供應鏈 賺錢的往往不是製造端 而是零售端 尤其是大通路商 像統一超 家樂福 全聯之類的 他們議價能力非常強 強到可以談一些很離譜的破盤價 製造商為了做生意也不得不接受 沒有人會想得罪通路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之前有一個新聞 就是一個做冷凍食品的廠商 (我忘記產品是什麼了 火鍋組合包之類的吧 = =) 不願意配合某通路的促銷價 但是該通路還是照樣強打那樣的破盤促銷價 結果該製造廠商不爽 不願意出貨 造成通路缺大缺貨 消費者抱怨連連 然後通路跟製造商互相抱怨 其實從這個新聞就可以看出通路跟製造商的 權利 & 利益關係 通路的立場就是價錢能壓低就壓低 而且通路可以靠廣告促銷 A 商品拉抬來店客數 A 沒賺到的靠其他商品補回來 (所以通路絕對是有些便宜有些貴 這很基本的商業手法) 製造商也只能選擇不做這生意 或咬牙撐著 靠量取勝 或是想說用老產品拉抬新產品等等 沒良心一點的就是用次級品出貨 做久了越來越大膽 就演變成黑心食品 (像之前混油事件不就有說 假橄欖油促銷時 裡面橄欖油的比例比平常更低) 那為什麼製造商自營門市的還比較貴 因為工廠跟門市是不同的部門 門市跟工廠拿貨還是要算進貨成本的 但因為製造商的自營門市通常都沒有規模優勢 小量進貨一定是比大通路拿到的價格貴 (而且大通路真的可以拿到很不可思議的價格) 門市的水電人事等等還是要自負盈虧 加上店面通常開在雞生蛋鳥拉屎的超鳥地方 光人潮就差很多 所以也不能走薄利多銷路線 最後就變成直營門市還比較貴的詭異情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42.133
※ 編輯: rrobin 來自: 114.43.42.133 (01/19 00:49)
→ rrobin:然後其實食品廠的員工價也都不會太便宜 有時候連員工價都比 01/19 00:54
→ rrobin:大賣場貴 XD 尤其是那種大賣場主力促銷商品 01/19 00:55
→ rrobin:員工價會很便宜的品項 通常是賣不好的產品 或即期品 = = 01/19 00:55
推 leejee:受教了 01/19 00:59
推 Sodium:製造商自營門市不管如何一定要比其他通路貴啊!! 01/19 01:10
→ Sodium:製造商賣得比其他通路便宜 通路何必賣該製造商的產品 01/19 01:12
→ Sodium:同規格產品直營門市比較貴怎會是詭異的情況?! 01/19 01:23
→ Sodium:直營比較便宜才是不合邏輯的地方吧 01/19 01:23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