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UDN消費流行 [expanded by feedex.net]
UDN消費流行
王宣一/放太多糖
Jan 18th 2013, 15:29

【聯合報╱王宣一(美食家)】
我超級愛吃麵包,不論何種都愛吃。大多時候歐式麵包較台式麵包更合我的味口,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我不是吃台式麵包長大的嗎?

從五○年代,巷口雜貨店老闆會批發幾個圓圓胖胖的菠蘿麵包,放在玻璃糖果罐裡販售開始,我就愛上吃麵包。隨著年齡增加,買麵包的範圍也逐漸擴大,每天上學經過街口一家自己烘焙的麵包店,總被香氣吸引,那年代我開始愛上豆沙麵包、奶油麵包及鬆鬆軟軟的吐司,那些當然都是很台味的麵包。一直到七○八○年代,在所謂的西餐廳,吃到較沉較緊實的歐式麵包,從此愛吃歐式麵包。

歐式麵包當然也有很多種,只要是新出爐的麵包都好吃,但後來喜歡歐式麵包最大的原因是麵糰比較單純,台式麵包的麵糰常常添加一些糖,因此吃起來甜甜的。此外台式麵包鬆軟的口感和歐式也不一樣,可能是膨鬆劑、酵母及麵粉的品種和比例都不一樣吧。我有一次帶國外朋友到麵包店,他第一次吃台式麵包頗驚為天人,覺得好有創意,但是吃到麵包裡面的各種餡料,他狐疑地說,這比較像蛋糕,不像麵包啊。

包餡料的麵包歐洲當然也有,但是不像台灣麵包花樣繁多,台式麵包和日系較為接近,日本麵包店口味多元,每回去旅行都在麵包店裡不能自拔,這也好吃那也捨不得錯過,看到某間店門口有人排隊也跟著去湊熱鬧。日本幾個大城市,近年來有些只做歐式或法式麵包的小店非常精彩,也因此成為另一種流行,甚至有一兩區內連開數間類似的麵包店,生意都好到不得了。但是在台灣純歐式麵包店少之又少,似乎生存不易,偶爾在一般麵包店買到的歐式麵包,血統都不是很純正,我不知是師傅以為大家不接受,或真的市場較不青睞。一些住中南部的朋友,更是嘆息不易吃到正宗的歐式麵包,往往託朋友從台北或高雄帶麵包過去給他們。

台灣的一些食品,都頗愛加餡和加糖。像台式哈姆(火腿)和香腸就加了很多糖。我的一位香港朋友第一次吃到時嚇了一大跳,因為和想像中不一樣,有點不知所措。他更吃不慣某些早餐店的三明治,不只火腿甜,美乃滋裡面也加了不少糖和味精,被他那麼一說,我也愈吃愈害怕。

我常跑各大超市找天然優格,很多小罐裝的台式優格都加了糖、明膠或其他佐料,吃起來和原味不一樣。像我常用優格來做菜,就產生很多困擾。我用優格做印度咖哩和坦都里烤雞,也用優格做土耳其茄子泥,但是如果是加了味的優格,用起來味道真的很奇怪。可是一般小超市和便利店買到的優格都加了味,因此每回只好到昂貴的時髦超市去買馬修優格(Matthew's Choice馬修嚴選)。

我喜歡馬修優格,味道天然純正,少了添加物,放久了會有些水水的,但我不介意。有一回在電視看到一位住在台灣的日本人也做天然優格,看起來很精彩,但一直還沒有吃過。有一陣子我自己也做優格,但是優格的基礎牛奶是一般市售的,所以無法那麼精彩,後來就放棄再做了。

更困擾的是某些國內品牌的鮮奶油也加糖,有一回在雜貨店裡買鮮奶油,準備做義大利麵,因為根本沒想到裡面的成分會有糖,沒注意標示,那一鍋義大利麵真的就被毀掉了,再怎麼也救不回來。

轉寄 列印 討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12080001 的頭像
    q12080001

    特價情報網

    q1208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