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楊久瑩、吳正庭、鍾麗華/綜合報導〕支持在地「黃」牛,竟是一場美麗的錯誤?消基會昨表示,台灣生產的牛肉乾,肉品幾乎都來自澳洲;標榜「金門特產」的牛肉乾,多數也非來自金門黃牛肉。消基會提醒,牛肉乾鈉含量高,春節大啖牛肉乾可別過量。
台灣生產的牛肉乾 幾乎都用澳牛
消基會一月中旬於國內超商、百貨公司、大賣場、專賣店購買十三件牛肉乾檢視標示,其中七件牛肉產地來自澳洲;四件來自澳洲、紐西蘭;二件來自金門、澳洲,全數皆非(或不完全)使用台灣或金門牛肉。
令人驚訝的是,金門特產牛肉乾多數不是使用金門黃牛肉製造,例如知名的高坑(紐西蘭、澳洲)、老農莊(澳洲)和良金(金門、澳洲)等三個品牌,都出現同樣狀況。
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表示,金門在地品牌良金製造牛肉乾的肉品來源標示,雖補貼了極微小字體的貼紙,寫明金門、澳洲,但外包裝和網站上卻有著斗大的字「金門唯一自牧高粱牛自製肉乾」,極易誤導消費者。

農委會的農業易遊網,甚至也註明良金金門牛肉乾「以本地所產之黃牛肉為原料」。消基會批,政府主管機關竟帶頭標示不實、欺騙消費者。
良金公司副總經理許金城澄清,目前市售產品的包裝是過去訂製未用完的包裝袋,已用小貼紙補貼產品來源為金門及澳洲,但是金門牛隻數量不多,不可能全數牛肉乾都用金門在地牛肉。
許金城說,良金擁有自己的牧場,最高曾養過一千三百餘頭牛,只有遇到供不應求,或是需要有嚼勁的腱肉時,才會添加澳洲牛肉。
「老農莊」負責人董水輪說,從來沒說自家牛肉乾是金門牛肉,如有消費者詢問,都會直接說明牛肉來自澳洲。
「高坑」第二代表示,牛肉乾肉源雖來自紐西蘭、澳洲,但在金門牛肉乾製造過程,都會加入高粱酒,還是很有金門味。
消基會也提醒消費者,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二千四百毫克,但以良金代工的高粱牛肉乾為例,整包一百九十公克,換算鈉含量為四千七百五十毫克,吃一包等於吃下近十二匙鹽,是每日安全攝取量的兩倍,非常嚇人。
對於農業易遊網遭批資訊不實,農委會科長蘇夢蘭表示,當初是根據業者提供的資料,並不知業者網站已做修改,在消基會提醒後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