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Garmin 提供 】
可麗露又被稱為卡娜蕾、可露莉,名稱主要是由法文的Canele音譯而來。這項口感特殊作法複雜的經典法式甜點,來自於法國葡萄酒鄉波爾多,其由來、故事相當多,最常被人們所流傳的還是一個關於修道院修女的故事。
相傳在十六世紀,大量的麵粉被運送到波爾多的港口,許多商家跟居民會將多的麵粉送給修道院修女。波爾多地區在釀造葡萄酒的過程中,會經過一道去除雜質的手續,其手續是利用蛋白打發成泡泡狀後再將它放入桶子過濾酒中的雜質,沒有使用上的大量蛋黃就送給修道院。修女遂利用麵粉和蛋黃這兩項原料製作成甜點分送給居民及客人享用。在當時,這道甜點被稱為「canelas」或「canelons」,作法也與現在不盡相同。
直到一位甜點師發現了製作這道甜點的食譜並將其改良,廣受好評,許多同業也都紛紛跟進,才讓這個外貌看似平凡、口感卻超凡的可麗露,有機會被大眾所喜愛。
可麗露的製作材料看似簡單卻也不容易。除了麵粉、蛋還有奶油是基本配備,還要有不可或缺的香草莢、蘭姆酒及蜂蠟,才能使得可麗露保有最道地的風味。製作更是尤其費工,原料均勻攪拌後還必須經過基本的24小時低溫發酵期,目的是為了讓味道更加沉澱、更加出色。
經過一天的低溫發酵,接下來就是要烘烤成形,可麗露的烘烤過程繁複,烘烤的模具在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成品的口感、色澤都會因銅模、鋁模或是矽膠模有所差異,最常被使用的就是導熱效果最佳的銅模。另外,模具的保養也不可輕忽,要烤出焦脆有嚼勁的外皮,在進烤箱前必須要經過一道「養模」的程序,把煮過的蜂蠟來回多次的加進銅模裡,使銅模內如同部有一層薄薄的保護膜,才能讓可麗露烤出顏色均勻、呈現可口的琥珀色。
此次Garmin精選4家對於法式甜點相當有研究的店家進行評鑑,採取事先不公佈店名的盲測方式,分別就外觀及氣味、外皮口味/口感、內餡口味/口感、整體口味與包裝等五個面向,進行全面性的完整評比:
1 ‧包裝:包裝是否方便食用及保存,有無設計感,送禮是否適合?
2 ‧外觀及氣味:是否美得讓人不捨吃了它?顏色、氣孔分部是否均勻?
3 ‧外皮口感/口味:一口咬下時是外脆內Q、越嚼越香,還是相當有韌度?P> 4 ‧內餡口感/口味:內餡是否順口有彈性?有無油膩感?
5 ‧整體口味:綜合各項包含包裝、口味、整體搭配及個人觀察..等加以評比。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對被稱為天使之鈴的可麗露更加了解,那就一起來看看,經歷很一般、口感卻令人驚豔的烏漆抹黑小鈴噹,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跟著Garmin一起品嚐可麗露這個璀璨的寶石吧!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Garmin重體驗-美食評鑑》 】